2019年6月17日晚22時55分,我國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作6級地震,震源深度16千米。據媒體報道,地震發作后,到18日下午15時34分,已形成13人逝世,200人受傷,部分房子、路途、電力、通訊等設備受損,現在災區仍有余震發作。
?
汶川、玉樹、雅安、宜賓……近年來我國形成較大災禍的地震好像大多發作在四川區域。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彼此揉捏磕碰,形成板塊邊緣及板塊內部發作錯動和決裂,是引起地震的首要原因。從整個國際地震板塊來看,我國地震區屬在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,這兩個地震帶是比較活潑的。四川省正好坐落歐亞地震帶上,因而小地震發作頻率較為頻頻,偶有較強地震發作。
地震常常形成嚴峻人員傷亡,能引起火災、水災、有毒氣體走漏、細菌及放射性物質分散,修建損壞、電力等設備損毀,還或許形成海嘯、滑坡、坍塌、地裂縫等次生災禍。那么,在地震多發區域,光伏電站的建造運維和災后處理都要留意哪些事項呢?

當光伏電站遇到地震該怎么辦?
1、當房頂光伏電站的太陽能電池板在地震中遭到損壞,與房子的瓦礫攙雜堆在一起時,陽光照射在電池板上時或許會發電,不做任何的保護措施就光手觸碰的話有或許會觸電,應該戴上干的線手套或橡膠手套等絕緣性手套;
2、拔掉或堵截銜接的電纜,使電站處于斷電狀況。再用藍色篷布或硬紙板等蓋住電池板,或許使電池板正面朝下擺放,防止被陽光照射到。如果有或許的話,能夠用塑料膠帶等纏住電纜斷面中暴露在外的銅線。
3、因為電池板由半強化玻璃、電池單元、金屬框、通明樹脂、白樹脂板、布線資料、樹脂箱等零件構成,需把現已損壞的太陽能電池板運到拋棄場所,為安全起見,從業人員需要用錘子把玻璃砸碎。
在地震多發區域,光伏電站該怎么建造?
1、房頂光伏電站選址時需考慮所依托修建物的質量,規劃時首要考慮支撐才能以及對地震等危險的防備。
2、從光伏組件的挑選來看,能夠考慮針對一些特別氣候環境區域,挑選具有高抗碰擊、抗震等功能的組件,然后進步抵擋特別狀況的才能。
3、從電站規劃來說,在權衡光伏電站本錢與發電收益的一起,可適度進步光伏支架、組件壓塊的強度規劃要求。
4、挑選牢靠的規劃方和施工方,嚴厲把控施工質量,打好地基,嚴控組件、支架、逆變器等產品的質量,根絕偷工減料。
地震發作后,光伏技能發揮的用處
因為地震對地上設備具有強損壞性,在地震后,經常會呈現停水停電、無法通訊的狀況。這時候,小型光伏設備可為災后區域供給部分電力供應,確保人們通訊、照明設備順暢運用。此外,在災后救助過程中,也能發揮極其重要的效果。
應急太陽能充電板為手機等通訊設備充電
太陽能野外應急燈具充滿電滿電后最長可運用30個小時
可攜式太陽能設備成救災必需品